联系我们 / CONTACT
陕西海鑫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圆满完成“秦岭砺兵·2025”联合拉动演练任务
陕西海鑫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作为省市联动的参演主力,以“全灾种、大应急”实战标准,在断路断网断电的极端环境下,以精湛的专业技能和顽强的战斗作风,凭借航测无人机、边坡雷达、防撞无人机系统与探地雷达等高科技装备,在灾情勘查、山体滑坡、建筑物坍塌及基础设施损毁四大核心科目中交出满分答卷,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应急救援队伍的使命担当。
砺剑秦岭展锋芒 护佑三秦铸铁军
陕西海鑫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圆满完成“秦岭砺兵·2025”联合拉动演练任务
暴雨如注,通讯中断,道路坍塌,群众被困……2025年6月19日下午,秦岭北麓的周至县司竹镇黑河上空回荡着激昂的号角,一场代号“秦岭砺兵·2025”的陕西省暨西安市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联合拉动演练在多重灾害耦合的复杂场景中,正式拉开帷幕。
陕西海鑫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作为省市联动的参演主力,以“全灾种、大应急”实战标准,在断路断网断电的极端环境下,以精湛的专业技能和顽强的战斗作风,凭借航测无人机、边坡雷达、防撞无人机系统与探地雷达等高科技装备,在灾情勘查、山体滑坡、建筑物坍塌及基础设施损毁四大核心科目中交出满分答卷,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应急救援队伍的使命担当。
科技尖兵:四大科目全程亮剑
“启动无人机航测!”随着指令下达,陕西海鑫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的五架航测无人机迅速升空。
在科目二灾情勘查中,队伍派出航测无人机在两公里超视距航测作业中,对灾情现场进行全方位扫描。实时回传的数据,经过智能处理平台解析,生成了厘米级精度的三维实景模型。这份灾情报告为指挥部决策提供精准支撑,为后续救援力量的精准投放提供了科学依据。
当模拟山体滑坡阻断道路时,陕西海鑫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的技术人员迅速部署边坡雷达监测系统。边坡雷达发出的电磁波穿透堆积体,快速扫描地质结构,精准识别潜在风险,实时感知山体内部位移变化,成功预警二次滑坡风险,为抢险救援提供保障。
在建筑物坍塌处置时,Elios3矿用防撞无人机与扫描系统协同作业,高效完成废墟内部灾情侦察。这款专为复杂环境设计的装备在断壁残垣中灵活穿梭,搭载的扫描建图系统在15分钟内完成垮塌建筑三维建模,精准定位生命迹象。
面对基础设施损毁抢修,探地雷达为基础设施抢修提供了“手术刀式”的精准定位,为快速修复赢得时间。
协同作战:八方支援锻造救援合力
此次演练的成功,是多方力量攥指成拳的结果。在接到演练任务后,天津水环九恒科技有限公司、中创云图科技有限公司、斯卡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战略合作单位千里驰援。技术团队携带特种设备从全国各地奔赴周至,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救援体系,充分彰显“科技赋能救援”的实战价值。
实战检验:千锤百炼锻造应急铁军
此次演练中,陕西海鑫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作为社会救援力量的代表,在“专业攻坚、社会辅助、空地一体”的模块化作战单元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专业的素养和技术响应速度、数据采集精度及多装备协同能力,赢得省市领导高度评价和现场观摩领导与专家的高度肯定。
技术专家在总结会上特别指出:“海鑫队展示的无人机三维建模与探地雷达组合技术,有效破解了灾害现场‘看不见、进不去’的救援困境,极大地提升了真实灾情的搜救效率。”
使命升华:从演练场到人民防线
作为一支以黄金部队退役军人骨干为主体、融合地质灾害与矿山救援专业力量的队伍,陕西海鑫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始终践行“对党忠诚、竭诚为民”宗旨,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使命。此次演练不仅是对其装备水平、技术能力的全面检阅,更是对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正如游银队长在演练总结中所言:“每一次演练都是对生命的敬畏,我们将继续锤炼本领,确保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随着“秦岭砺兵·2025”演练的圆满落幕,陕西海鑫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应急铁军的风采。这支队伍正以科技为翼、以实战为基,在守护三秦大地安宁的征程上,书写着属于应急人的忠诚与担当。
“秦岭砺兵·2025”联合拉动演练成功举办
此次演练由陕西省应急管理厅、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西安市应急管理局、周至县人民政府承办,是陕西省年度规模最大的综合救援演练。
演练紧扣“新装备、新技术、新战法”主题,高度模拟暴雨洪涝、地质灾害等多灾种耦合的极端复杂场景。现场集结了消防救援、中国安能、医疗救护以及陕西海鑫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等110支力量,共1500余名应急人员快速响应、协同作战。演练围绕洪涝灾害处置、地质灾害救援等9大主科目、37个子项目,全流程检验了灾害现场的应急处置能力。
在断路、断网、断电的极端模拟环境下,创新应用了5大类34种共计7500余件(套)先进装备与技术。智能无人机群展现出强大效能:固定翼无人机负责大范围侦察,复合翼无人机实施中继通信,多旋翼无人机抵近观测,配合智能外呼系统、“北斗+5G”融合通信系统,构建起“感知-决策-处置”的智能化闭环。水上救援机器人等前沿设备也悉数亮相,全面展示了应急救援领域科技赋能的突破与实战能力的提升。
西安市副市长王征在宣布演练启动时强调:“要以此次演练为‘总动员令’,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
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厅长郭柱国在总结中强调,此次演练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理念的生动实践,是检验“全灾种、大应急”能力的重要举措。
西安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张兴华在主持演练时强调,建立“应急部门统筹、专业力量主战、社会力量协同”的扁平化指挥体系,是应对巨灾的关键机制创新。下一步,西安市将以演练成果为牵引,持续完善“专业攻坚+社会协同”的救援格局,强化科技赋能与实战练兵,全力筑牢城市安全防线,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写在结尾
演练结束的哨声响起,陕西海鑫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队员的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他们默默整理着完成任务的雷达探头,校准着无人机云台,将探地设备装箱待命。
这些装备,明天可能出现在真实的滑坡现场,或奔赴暴雨中断电的街区。
从演练场到灾害现场只有一步之遥,而这一步,陕西海鑫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时刻准备着。在省市应急救援体系的蓝图上,这支队伍用科技与担当诠释了新时代“城镇守夜人”的注解——当灾难降临,他们就是那道刺破黑暗的生命之光。
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投资请注意风险,并谨慎决策